来源:山西法治报时间:2025-08-22 14:28:59
一枚藏在纽扣里的针孔摄像头,一个紧贴耳道的微型耳麦——6月3日,在太原某驾校科目一考场内,考生沙某仁自以为隐蔽的作弊工具,终究没能逃过民警的眼睛。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巡查时,凭借敏锐的观察力识破这一伎俩,当场揭穿其试图传输考题、接收场外“枪手”答案的作弊行为,由此揭开了一条利用高科技设备组织驾考作弊的利益链条。
模糊影像揪出“枪手”
据沙某仁交代,自己文化水平较低,很难考取驾照,通过某短视频平台结识一名“有本事”的网友后,毫不犹豫给对方转账12000元,只求“包过”。然而这名神秘网友具备极强的反侦查能力,不仅收走沙某仁手机、全程操控其行动轨迹,更刻意模糊所有接触地点信息。加之考场周边监控存在盲区,沙某仁对上线身份一无所知,案件侦查陷入僵局。
得知详情后,太原市公安局小店分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调集刑侦、法制、图侦等精锐力量组建专案组,全程紧盯关键节点,为案件侦破锚定精确航向,果断开辟双线战场。
面对沙某仁庞杂的微商记录,资金流追踪组化身“数据工匠”,在海量电子流水档案中展开精密筛滤,历经昼夜对比,终于锁定多个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的异常账户。与此同时,依据沙某仁提供的“曾在考场周边居住”的线索,地理圈摸排组以考场为圆心,对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住宿点展开撒网式排查。民警昼夜鏖战,调阅堆积如山的视频监控资料,核查住宿登记信息。突破口在一帧模糊影像中出现——沙某仁指认画面中一个幽灵般的男子身影后,身份信息为“马某海”的人浮出水面,数据研判显示,此人已向省外逃窜。6月11日,民警在列车上将嫌疑人马某海成功抓获。
讯问攻坚锁定同伙
到案后的马某海凭借曾被打击处理的经验,负隅顽抗。专案组民警沉着应对,层层递进,抛出前期构建的扎实证据链,形成强大心理压力。最终,马某海的心理防线崩塌,如实供述并牵出其关键同伙——吕某阳。二人组织严密,行事极度隐秘,刻意规避透露个人信息,日常联络频率极低。
了解情况后,专案组迅速调整侦查重心,通过深度追踪二人错综复杂的资金流向网络,精准锁定吕某阳真实身份及藏匿地点。6月20日,经过民警周密布控和连续蹲守,吕某阳在吕梁市离石区落网。不久,民警在其太原的住所内起获整套用于驾考作弊的专用设备,包括微型摄像头、无线传输模块及骨传导耳机等。
驾校经营者竟是主谋
真相令人咋舌。主要犯罪嫌疑人吕某阳,竟是吕梁市某驾校实际经营者。2025年年初,吕某阳与马某海勾结,共谋驾考作弊敛财,马某海负责线上“钓鱼”,以“包过”噱头高价招揽学员,每人收费数千至万余元;吕某阳则利用其驾校资源及专业知识,负责提供并操作高科技作弊设备向考生传递答案。
经查,自今年3月起,该犯罪团伙共组织实施作弊5人次,其中3人作弊未遂,二人缴费后尚未开考,累计非法获利5.4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马某海、吕某阳因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参与作弊的5名考生亦受到相应处罚。
智慧侦查铸就利剑
该起案件成功告破,得益于警方高效协同的指挥体系、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与多警联动的合成作战。办案民警在接获线索第一时间,即深入研究刑法中关于组织考试作弊罪的构成要件,与法制部门反复研商、精准定性。
从关键证人证言、海量视频监控的逐帧分析,到现场查获的物理作弊设备,再到电子数据的深度恢复与关联,在证据固定环节,民警构建了环环相扣、无可辩驳的完整证据链条。面对马某海极强的反侦查意识和吕某阳到案后的顽固抵赖,专案组凭借前期扎实、全面、客观的证据收集成果,在讯问中精准施策,直击要害,最终彻底击溃二人心理防线。
“此案暴露出利用新型科技手段组织驾考作弊的犯罪趋势。”专案组民警表示,“警方将持续高压打击,坚决维护国家考试制度的权威性与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