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法治报时间:2025-09-22 20:15:57
9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国移动山西公司智算中心一层。随着感应门缓缓开启,“太原市反诈宣传教育基地”的发光标识出现在眼前,格外醒目。
步入太原市反诈宣传教育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句提问:“你真的不可能被骗吗?”这一提问直击人心,瞬间引发参观者的思考。基地106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内,精心规划设置了5大主题篇章、20块大屏、16套诈骗装置以及3大互动体验区。这些丰富多样的展示形式和互动环节,生动且全面地诠释了反诈宣传中的“山西智慧”。
“漏斗式”宣教:让反诈真正入心见行
“我们不做单向灌输,而是让观众自己看、自己体验、自己得出结论。”太原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劝阻宣传大队副大队长李婉彤告诉记者,“基地采用的宣教模式像一个‘漏斗’:先用强互动体验抓注意力,再用真实案例加深印象,最后给出明确可操作的防范建议,如安装App、识别话术,切实降低群众受骗风险。”
数据显示,这种模式正显现出实际效果。基地开放以来,已接待70家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约5000人次,参观者平均停留时间超过50分钟。更值得注意的是,体验者主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比例高达90%以上。
记者注意到,当日有两家银行组织员工集体前来学习。“比开会发传单管用多了!”某商业银行带队负责人这样感慨。
太原市反诈宣传教育基地由太原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与中国移动山西公司联合打造,于今年6月26日正式启动,是全省首个市级警企共建的反诈教育平台,标志着太原市反诈宣传教育工作迈入“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的新阶段。
沉浸式拆骗:“身临其境”感受诈骗套路
“您看看,这是不是您本人?”在AI换脸诈骗模拟区,太原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辅警冯迪微笑着示意参观者站上指定位置。短短30秒后,屏幕中的“我”竟然变成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正通过视频通话借钱,逼真得连微表情都毫无破绽。一旁的同事忍不住惊呼:“这要是换成我家人的脸,我绝对会信!”
在手机远程操控模拟台前,民警特邀参观者体验诈骗分子的作案过程:只是点击了一个不明链接,手机在看似黑屏的状态下,居然被远端实时控制,银行卡、支付软件、相册权限在不知不觉中全部暴露。“现在才知道,原来骗子的技术已经进化到这种程度了。”一名参观者感慨。
最令人唏嘘的是“杀猪盘”情感诈骗还原区。大屏幕上滚动展示着真实案例中的聊天记录——“军人男友”从嘘寒问暖到引导投资,每一步都精准击中受害者的情感软肋。背景音里传来的“转账成功”提示音,仿佛一记警钟重重敲在每个沉浸体验者的心上。
基地共分警惕、觉醒、迷失、出击、破局5个篇章,通过反诈手段剖析、反诈案例分享、反诈工具体验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诈骗套路。
从“展厅”到“会客厅”:反诈宣传有力度有温度
针对高发的养老理财、游戏皮肤类诈骗,太原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与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已启动宣传专区二期规划。规划中的“银发族反诈专区”将打造“爸妈放心圈”,用贴近老年人的方式揭露养老诈骗套路;“青少年游戏防骗课堂”则聚焦游戏充值、虚拟交易陷阱,提升学生群体的“免疫力”。
基地将逐步面向全社会开放,并计划举办“骗局拆解沙龙”,力求“谁容易受骗就重点培训谁”。由全市优秀反诈讲师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为前来参观的群众进行反诈知识讲授,通过“线下体验+线上学习”双向模式,推动反诈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教育展厅,更要成为太原版的‘城市反诈会客厅’。”李婉彤告诉记者,“无论是想了解、学习还是参与反诈,都欢迎走进会客厅。”
夜幕降临,智算中心的灯光渐次亮起,反诈基地的标识在夜色中格外醒目。这座没有围墙的反诈阵地,正改变着这座城市对诈骗的认知——从被动警示到主动免疫,从个体防范到社会共治。而这,或许正是科技赋能下法治文明进步的生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