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日报时间:2025-08-22 09:46:30
8月16日,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为夏末的长治带来几分沁人的清凉。在长治市润泽知园小区,看不到寻常雨天的积水景象,灰色的透水铺装路面上只隐约留下雨滴的痕迹。
“小区改造完3年多,下雨天基本没有积水,居民出行再也不用踮着脚走路了。这些透水铺装就像海绵,雨水一落地就被‘吸’走了。”长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孙维全指着路面介绍说,该小区的透水铺装由透水面层、透水基层、碎石垫层、素土层和外包透水土工布的渗透管等多层结构组成,能较快消纳雨天的道路积水,为城市排水系统“减负”。如今,小区的透水地面面积率高达95.4%,对雨水径流的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沿着透水铺装路面往小区里走,路边草木葱茏、绿树成荫,花园里的各色花卉经雨水冲刷后更显娇艳。在这些生机盎然的雨水花园里,暗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智慧”。“您仔细看,这些雨水花园的地形很特别。它地势略低于路面,呈中间低、四周高的形态,能更好地汇聚并吸收雨水。”润泽知园小区物业副经理鲁潮说,雨水花园不仅能利用下渗雨水补充地下水和城市用水,降低暴雨时地表径流的洪峰,还能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净化雨水、减少污染,让每一滴雨水都物尽其用。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已融入长治市的大街小巷,悄然提升着市民的生活质量。在润泽知园小区不远处的太行北路与紫金街交会口的口袋公园,一条由柱状混凝土块、大小不一的砾石依次铺设的沟渠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条生态旱溪在暴雨天气可以作为行泄通道,将道路交叉口积蓄的雨水直接导入石子河,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长治市诚晟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史伟民说,生态旱溪不仅能在雨季发挥调蓄、净化、行洪功能,日常还能作为自然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实现旱时看景、涝时排洪。
“我们改路面、挖沟渠、建公园,最终目的都是让城市更宜居,让老百姓的日子更舒心。”孙维全说,作为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长治市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形成“点线面源综合施策、山湖林草统筹治理、建管养护齐头并进”的建设模式,为打造人水和谐、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提供“长治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