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周末---中经视觉 > 法制 >>正文

破解探望困境 温州频出新招

  离婚,于成年人而言可能是翻页,但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来说,却是一道两难的选择题。  探望权是公民的法定权利。现实生活中,因非抚养...

  离婚,于成年人而言可能是“翻页”,但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来说,却是一道两难的选择题。

  探望权是公民的法定权利。现实生活中,因非抚养方探望孩子遭拒而对簿公堂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案件即使进入强制执行阶段,也因为双方分居、孩子心理等问题,让“见孩子”成为难题。

  难题如何破解?近年来,温州聚焦探望权执行难等问题,立足区域特点,创新探望权执行方式,既保护了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保障了双方权利,从而有效破解“探望困境”。

  数字赋能

  延伸司法温情触角

  屏幕两端,数年未见的父子一时哽咽,相顾无言。组织这次会面的法官悄悄退出线上聊天界面,把空间留给父子二人。这是文成县人民法院创新“云探望”机制,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海外当事人探望权的一个实例。

  文成是温州的第一大侨乡,涉侨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60%,其子女构成的“侨乡留守儿童”有4000余人。在当地的涉侨跨国离婚案件中,由于地域、时差等因素,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探望问题较为突出。

  为此,文成法院联合县妇联于2024年2月底建立文成县云探望基地,构建司法保障、专家坐阵、志愿参与、数字赋能的工作机制,引导离异家庭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有效沟通,缓解家庭矛盾,实现和谐探望。目前,云探望基地已在“丽姐”工作室、玉壶中学、玉壶小学等落地。

  云探望基地根据法院发送的《委托调解(调查、回访)函》、《协助执行函》等,参与案情调查、探望执行等活动。比如基地一接到案情调查的函,相关工作人员就会及时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建议处理意见等反馈给法院,双方再共同研究制定探望方案。

  “对于涉侨留守儿童的探望执行,我们会通过法院共享法庭、海外‘丽姐’工作室、海外‘丽姐’调解员等,力促云端视频探望的实现。”“丽姐”工作室负责人施丽丽介绍道,探望权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现父母双方矛盾激烈或存在探望认知错误等,“我们会让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讲师等专家团成员介入,说理释法、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在坚持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协商,确定探望方案。”据介绍,基地成立近一个月,赢得了不少当事人的欢迎。

  “平台”搭桥

  打破探望“孤岛”

  近日,在龙港市人民法院办理的一起离婚案件中,男方当事人大庆(化名)向经办法官谢春凤发来了一串大拇指。女方当事人小芳(化名)也给谢春凤发来一张照片,照片里孩子用搞怪的眼神看着许久未见的爸爸,妈妈的点赞道:“看这小眼神”,温馨的探望现场气氛扑面而来。

  “我只有一个请求,我想见我的女儿!”此前,在与小芳调解离婚后,小芳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大庆的探望请求,双方因此发生争执,大庆多次到龙港法院求助。

  考虑到大庆具有正当的探望权利,其未成年的女儿也需要父母完整的爱,谢春凤依托“易探帮”机制,积极引入群团、社区、公益组织等力量,多次上门劝导,终于促成大庆顺利与孩子见面。

  “离异家庭子女探望问题涉及家庭内部矛盾,外部介入较为困难,一直是社会治理的‘痛点’。”龙港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黄通利坦言,单靠法院一家解决,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效果都比较有限。2022年,龙港法院和市群团工作部创新推出“易探帮”探望权行使机制,为离异家庭搭建子女探望平台,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该机制实行“法院主导+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协同+志愿者参与”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群团、社区、公益组织等的人缘、地缘优势,搭建良性沟通、化解矛盾的桥梁,有效打破探望难“孤岛”。此外,当地还建立起助探员队伍,包括亲属助探员和社会助探员两类,全程参与协调、督促当事人正当行使探望权,从而提高探望成功率。2023年,龙港法院通过“易探帮”帮助50余名申请人成功探望60余次。

  “‘易探帮’不仅满足了父母的探望需求,更重要的是守护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黄通利介绍说,该院还将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作为重点考量因素,通过约谈回访、电话回访、上门回访等方式,建立“一户一档”探望权行使档案,对每名未成年人负责到底。2023年以来,回访小组已开展回访230余次,解决探望问题50余项。

  来源:浙江法治报

关键词阅读: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