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时间:2025-10-15 12:05:17
前段时间,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水源村的玉米迎来丰收。4年前,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在这里应用,如今已取得成功,玉米最高亩产达2513斤,刷新赤峰市纪录。
赤峰地处北纬41°至45°之间,位于“黄金玉米带”。然而,赤峰市玉米主推品种不突出、技术模式单一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产能释放。
2021年,赤峰市开展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引进试验。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推广,当地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试验田推广面积从500亩发展至如今突破215万亩大关,全市玉米生产迎来质的飞跃。2024年,赤峰市玉米种植面积达993.09万亩,产量达101.57亿斤,占当地粮食产量总量的74.7%。
该技术在赤峰市成功推广,离不开当地探索实施的“四个优先”“四个结合”绿色增产方式。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左慧忠介绍,“四个优先”是指:良种良法配套优先,筛选耐密植高产抗逆新品种,亩保苗普遍增加1000株以上;农机农艺融合优先,引导种植户使用高性能精量播种机,实现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精准作业;安全投入品优先,在技术推广田内做到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推广优质商品有机肥、高效缓释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面源污染;瓶颈技术攻关优先,针对浅山丘陵干旱半干旱的特点,持续优化膜侧增密水肥一体化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在增产的同时减少农田残膜等面源污染。
而“四个结合”是指粮食增产与资源节约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试点先行与面上推进相结合、低产变中产与中产变高产相结合。
2024年,赤峰市玉米技术推广田平均亩产高达1837.8斤,亩均增产208.2斤。其中,敖汉旗黄羊洼镇1360亩技术推广田平均亩产2411斤,亩均增产510斤,增产增效成果斐然。
今年,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选择重点优势产区,开展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示范推广,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全力打造玉米高产示范样板,助力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
赤峰市农牧局种植业科科长柴贵宾表示:“我们要充分发挥示范区和种植专家的引领作用,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形式让更多种植户了解掌握增产技术,让更多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不断扩大技术覆盖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