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城市金融报时间:2025-08-14 18:04:08
今年6月,中国17家重点车企陆续作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公开承诺,至今已有60天。车企承诺兑现情况如何?已经兑现的车企是如何兑现承诺的?
8月11日,工信部官网发布了中国一汽、广汽集团和赛力斯集团三家车企执行承诺的调研信息,展示三家车企承诺落地的具体经验做法和成效。
中国一汽组建跨部门专项工作组,形成从流程到监督的闭环管理,推动政策由“行政要求”转变为“长效机制”;广汽集团构建起覆盖“订单下发—验收入库—对账结算—货款支付”全流程的管控体系;赛力斯在履行按时支付账款责任的基础上,依托首创的“厂中厂”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三家车企的承诺落地,在为其他企业“打样”的同时,也将加速推进汽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一汽:每笔付款都有“硬约束”
工信部在官网指出,为落实“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中国一汽组建财务、供应链、法务跨部门专项工作组,从流程到监督形成闭环管理,各部门明确分工,多方协同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
同时,相关部门还成立联合专项工作组,深入各业务部门开展调研,全面盘点采购、结算等各领域验收场景与潜在问题,通过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验收规则,提升流程透明度,从源头避免因流程模糊导致的付款延迟。
监督机制方面,该集团的财务部门每月通过系统监督应付账款拖欠情况,审计部门将清欠工作纳入审计监督,同时公开拖欠问题线索投诉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出现延迟支付账款情况的单位进行考核扣分。
在落实账期承诺中,中国一汽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专项支持。2025年6月起,对经认定的中小企业供应商,全部执行100%现金支付,改变此前“现金+银行承兑汇票”的混合支付模式。目前,中国一汽已完成首批2000余家中小企业的资质审核,建立起动态管理名单,通过每月更新企业经营状态,实现支持政策的精准覆盖。
账期优化的价值不止于付款效率提升。在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一汽的举措正推动“整车企业—供应商”关系从单纯的买卖转向稳固的合作共同体。及时回款提升了供应链稳定性,如今很多供应商已将中国一汽订单列为优先排产对象。
从流程优化到现金保障,从内部管控到社会监督,中国一汽用实际行动证明:账期承诺不是口号,而是通过系统性举措落地的实践。这些努力不仅为供应商提供了资金支持,更在汽车产业传递出“协作共赢”的信号。广汽集团:真金白银为供应商减负
自1997年成立以来,广汽集团就将“60天内支付供应商货款”作为铁律坚守了28年。这份坚持为规范汽车企业的供应商货款支付流程、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的发展生态,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广汽集团自成立那一天起,一直坚持以“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保障供应链健康发展。为确保承诺持续兑现,广汽集团构建了覆盖“订单下发—验收入库—对账结算—货款支付”全流程的管控体系,同时通过数字化系统进行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以制度和技术双重保障支付规范。
广汽集团还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全流程透明。广汽集团已将需求预测、订单下发、验收入库等所有业务节点纳入数字化系统,实现可视化管控。供应商与广汽集团均可实时查看各环节进度,支付期限以货物入库为起算时间,入库即完成验收,不存在模糊时间节点。若供应商未按时开具发票,系统会自动提醒,采购员也会人工督促。
在支付方式上,广汽集团坚持“现金为主、尊重选择”,用真金白银为供应商减负,成为双方长期信任的基石。
现金转账是广汽集团的“优良传统”。自成立至今,广汽集团始终将现金转账作为主要结算方式。尽管从2023年起,引入了由广汽集团贴息的银行承兑方式,不过截至目前,通过该方式结算的占比仅为5%左右。
账期的价值在长期合作中不断延伸。广汽集团与很多供应商携手发展,已从单纯的“付款与供货”升级为“技术共研、市场共进”的战略伙伴关系。
赛力斯:“厂中厂”为账期兑现扫清障碍
作为国家政策的坚定执行者,赛力斯除了履行好按时支付账款的责任之外,还依托首创的“厂中厂”模式,进一步保障了60天账期承诺的执行落实。
为确保60天账期落地,赛力斯从合同签订到流程优化,构建了一套全链条执行体系。赛力斯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标准账期为60天,这一标准并非针对新合作企业的“特殊条款”,而是覆盖所有供应商的统一规范。赛力斯称,其一直坚持账期60天的标准,从合作起点就划定了付款时间的刚性底线。
为避免线下流程繁琐导致的付款延迟,赛力斯全面推行数字化管理。供应商可通过专属平台实时查询订单验收进度、挂账状态和付款节点,全流程透明可追溯。
赛力斯在行业内首创“厂中厂”模式。
所谓“厂中厂”模式,是将合作伙伴的生产线集聚到赛力斯超级工厂中。这种“嵌入式”布局让零部件从生产到装配的距离缩短至数百米。该模式减少了中间流程,降低了运输费用,在缩短结算周期的同时,也减少了供应商的库存,有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赛力斯在坚守60天账期底线的同时,建立了灵活的应急机制。近期,个别零部件供应商因资金短缺,提出提前结款的申请,赛力斯就提前支付了货款。在支付方式上,赛力斯一直采用银行承兑汇票和银行转账两种支付方式。
行业运行压力缓解
除上述三家车企外,多家车企也积极推进“60天账期”承诺落地。“目前一汽、东风、长安、广汽、上汽、北汽、吉利、长城、赛力斯、理想、小鹏均在积极响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表示,在调整账期过程中车企需要筹备资金,同时相关流程,包括验收、上线、付款,还有相关的供销合同都需要调整。
车企“解困”供应商的同时,行业也正稳步回归健康发展,车企间的“价格战”也趋向稳定。据统计,今年7月,乘用车市场共有17款车型降价,去年同期降价车型数量则高达23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突出,市场销量增长,同时“内卷”降价现象也明显减弱,促销平缓,车市运行日益平稳,行业运行压力得到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行业利润率也正逐步回温。数据显示,今年6月,汽车行业收入9634亿元,同比增长12%;汽车行业利润率为6.9%,环比同比均明显增长。在崔东树看来,随着国家“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对改善行业利润的促进效果已显现。